赛博体育人工智能赋能交通运输新发展

 

  科技创新作为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日益成为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驱动力。在9月26日举办的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4)主题会议“创新驱动——人工智能赋能交通运输新发展,打造低空经济新增长引擎”上,来自不同国家的政府、企业、学术界代表以及相关国际组织代表共同讨论科技创新在推动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美好愿景中的重要作用,为智慧与可持续交通发展提出创新解决方案,促进新技术与可持续交通深度融合。

  技术突破一直以来都可以带来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连通性,重塑经济社会。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宋志勇介绍,中国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实现车辆厘米级精准定位,国内首艘自主航行集装箱商船“智飞”号开展了27000海里试运行,爬索机器人、智能路面检测车等智能化设施设备在智能建造领域投入应用,智能交通管理技术实现对交通运输网络的实时监控……人工智能与交通运输领域深度融合的场景不断再现。

  作为国有三大航空运输企业之一,中国东方航空集团也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在计算产业的场景应用。“除了大家所熟悉的航空客运服务外,我们在货物运输、航空器维修、航空食品、电子商务等领域也有深入的多场景应用。”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刘铁祥透露。

  “美团从2016年开始就在探索自动驾驶在城市的应用,我们自主研发了整套技术包括硬件、软件、调度系统,到目前为止,应用已经在北京的顺义、亦庄和深圳的多个地方落地,覆盖几百个社区,累计配送超过了400多万份订单,超过99%的车辆行驶里程是完全自动驾驶的。”美团副总裁、自动车配送部总经理夏华夏介绍。

  5月20日,小鹏汽车推出了国内首个端到端的量产的智驾大模型。“设置汽车驾驶起始点位置后,AI代驾开一次就能记住用户的驾驶习惯,一次性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通勤路线。AI交互结合车内外的环境赛博体育,包括指令上下文的关系,可为车主提供将近800项的交互服务。在长途旅行中也可以跟车主简单聊天,帮助车主缓解旅途疲劳。”小鹏汽车副总裁陈涵说。

  近年来,无人机等低空领域新技术不断拓展应用场景,低空经济一词愈发“火热”,也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

  记者了解到,我国低空经济已进入密集创新和高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黄金窗口期,特别是新能源、无人驾驶、先进航空制造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加速迭代。物流配送、城际通勤、遥感探测等应用场景日益拓展,产业降本增效和商业化进程持续加速。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增速达33.8%,预计到2026年将突破万亿元,2030年达2万亿元。

  其中,安徽在低空经济赛道上起步较早、力度较大。安徽省副省长李中在会议中分享了安徽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的举措与成绩。

  “安徽早在2013年就启动谋划通用航空产业,历经十多年布局建设,已基本形成以通用航空产业为主体、无人机产业为支撑的低空产业集群,集聚企业超过300家,2023年产业规模达450亿元、约占全国9%。截至今年8月底,安徽省在建项目89个,总投资1050亿元。”李中介绍,安徽省先后成立低空空域协同运行管理委员会、通航协调管理服务中心,组建全国首个省属通航企业,出台了《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运行工作规范》,在低空空域划设、赛博体育运行管理、服务保障等方面形成一系列机制成果。

  此外,我国低空经济领域投融资近年来也十分活跃,无人机和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为主要投资赛道,这些投资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与会嘉宾表示,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该领域将涌现出更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为适应低空经济发展的需要,赛博体育我国将加快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高空域资源利用效率。政府将继续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支持低空经济发展,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国际运输论坛(ITF)秘书长金营太(Young Tae Kim)在发言中表达了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担忧。他指出,一方面,人工智能存在可以彻底改变人员和货物运输方式的潜力,使运输更安全、更可靠、更高效赛博体育、更环保,但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如信任、公平、隐私、安全、责任等,需要采取行动,积极应对。

  金营太表示,要考虑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以及数据中可能会包含的歧视问题,体制机制和监管流程都需要不断发展,才能跟上交通创新的步伐。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在交通体制机制内部推动改革,确保员工和规章制度都能适应目前动态变化的环境。同时,要汇聚政府、企业、学术界和非政府组织的专业知识和资源,通过合作确保政策能跟上技术的进步,从而进一步鼓励创新,维护公共利益。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军在分析全球交通变化时表示,全球交通经历了信息化、网联化、自动化及以智慧为特征的自主化,总体来看,全球交通是朝着智慧化大的方向发展的。中国交通取得了快速发展,在全球航空版图中,中国交通已占据九分之一的重要份额;在全球轨道交通领域,中国的影响力更是达到了八分之一;至于水路交通,中国更是以三分之一的强大占比彰显了其在国际航运中的核心地位。

  “我们要运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技术,建立数字感知、泛在互联和智能服务为特征的未来交通,使得交通安全、便捷、高效。同时,智慧交通也要兼顾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张军表示。

  “总之,应对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从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伦理审查、跨学科合作、公众意识、可持续发展和应急响应等多个方面入手,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应对体系。”张军说。“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希望能够通过创新驱动和智慧赋能来共同迎接全球交通挑战。”

搜索